當歐洲把自己和大鵝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系,化作頻繁捅向大鵝身上的“刀子”時,大鵝也終于決定拋棄對西方的幻想,開始認真的轉向東方了。

在本月7號的東方經濟論壇上,大鵝最高領導指出:遠東和北極是俄羅斯未來之所系的地區,因為它們通向世界上積極發展的那些地區。他提醒說,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速比西方國家快,而且這個趨勢未來將繼續下去。

雖然向東看是大鵝退一步的選擇,但如今中國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同時還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,無論從哪一方面看,大鵝都應該轉向東方,這不僅僅是對制裁的規避。

其實大鵝向東看的想法,并不是在歐洲向俄羅斯豎起“鐵幕”后才有的,其實早在十年前,俄羅斯就已經有了搭上中國之風的想法。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里,大鵝的經濟重心還是在歐洲。

不過,這一次大鵝是下定了決心要擺脫西方,相關事宜也在著手中了。

東方經濟會議期間,我們和大鵝簽署了《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協議》相關補充協議。這份協議的簽署在某種程度上對沖了當前歐盟所面臨的能源危機,也讓外界注意到俄“向東方看”的信號。

并且和歐盟對峙的另一邊,大鵝正采取措施擺脫對“不可靠外幣”的依賴。而中俄能源合作則為去美元化帶來了實際影響。

雖然大鵝的轉向會給地區帶來一定的動蕩,但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機遇。

在經濟上,我們能源卡脖子局面短期能得到根本性緩解。不管能源管道從哪來,只要有了這些管道,漂亮國就不敢卡我們馬六甲的能源糧食航道,因為卡也沒用。

并且還能進一步加深我們與大鵝的產業互助,我們進口大量能源、糧食、礦產、木材,出口芯片、鋼材、計算機、光纖通信5G等高技術裝備。如果俄羅斯需要在遠東加大基建,將對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東北提供極為廣闊的發展機遇。

還有就是輔助加強我們對亞洲的影響力,大鵝可借我們商貿線路實現共贏發展,而我們則可以借大鵝的影響力,在中東進一步增加存在感。

對于大鵝的轉向,短時間最難受那非歐洲莫屬了,我們都知道歐洲在能源方面對大鵝非常依賴,歐洲也是大鵝的主要能源市場,即使俄烏沖突之際,歐洲各國頻繁在背后給大鵝使絆子,大鵝依然沒有對歐洲“斷氣”,而這一次大鵝是無限期關閉了北溪一號。

本來北溪1號管道為期3天的維護 ,結果在9月2日這天,大鵝突然宣布,由于發現多處故障設備,將完全停止輸氣,直至故障排除。

不管這是大鵝的說辭還是管道真的出現故障,大鵝給歐洲能源的供應減少,確實給歐洲帶來很大的麻煩,一面是巨量的輸入性通脹,讓歐洲居民苦不堪言。一面是高昂的能源價格導致大量工廠關閉。

即使是在氣溫適宜的9月份,“斷氣”的后果對歐洲的影響也是災難性的,再加上罕見的三重拉尼娜氣候,可以預見的是,這個冬天的歐洲注定會異常寒冷。

?